全国服务热线

010-50975096

尺寸链计算及公差分析软件

发布时间:2025-02-14

一、用途

用于型号产品公差设计和优化,包括尺寸及几何公差对质量性能影响的模拟和预测与优化、公差匹配性管理与控制,与产品设计并行开展公差匹配分析验证,缺陷预防和质量性能改进等任务。

二、必要性

公差分析是产品研发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,据权威机构统计,在机械制造领域约85%的装配、质量和性能问题都和尺寸、公差密切相关,公差设计优劣关系到70%以上的产品研制成本,我司所有产品在研制过程中均需要开展公差设计分析工作,该项工作是产品精度设计的核心环节。

开展公差设计分析工作,具体要求是在保证产品技术性能的前提下,对公差设计的合理性和经济性进行分析与优化。这就要求工程师在研制环节,需要基于产品结构与装配,对产品进行精准的公差建模,从而才能够开展公差分析工作,这其中涉及到多类型公差(尺寸公差、形位公差、角度公差、装配误差)、复杂尺寸链(平面尺寸链、空间尺寸链)以及多场景(热膨胀分析、柔性件分析、运动件分析等)的综合分析问题。

当前,传统的公差设计手段主要分为两种:手工计算凭经验设计,两者均具备一定应用价值,但不可否认,也都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和不足之处。

手工计算效率低、精度不够、复杂计算难以处理。

凭经验设计则是根据手册或者标准先给零件初定公差,至于公差是否合理,需要通过试生产+试装配不断迭代试错,经验设计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沉淀,难度较大,周期长,不利于正向设计能力的培养。

以上两种传统的公差设计分析手段容易导致产品出现与公差、尺寸相关的质量性能问题:如产品设计精度不合理难以加工、装配合格率低、装配干涉反复修锉、间隙过大、外观质量差、异响、运行不稳定等,影响到产品的质量、性能和开发周期,最终会削弱产品的市场竞争力,增加企业的研发生产成本。

image.png 

1 传统公差处理手段的不足之处

三、建设意义和价值

通过三维尺寸链计算及公差分析软件的应用,可以快速实现产品数字化虚拟装配仿真分析,结合我司现状,参考其他类似单位的应用效果情况,可初步预测我司在未来成功建设该系统后,可以达到以下效果。

(1) 软件提供的高效全面的公差建模分析方法可提升公差分析效率70%以上,软件覆盖的多场景要素的耦合仿真分析能力,可解决全场景类型的公差分析痛点难点问题(尤其是非线性、运动件、柔性分析等多类型公差分析问题),系统提高我所工程师公差设计仿真能力,构建起系统性的公差匹配仿真优化能力,完善数字化设计流程和体系。

(2) 提前识别公差设计问题并提前进行优化,大幅缩短产品研制周期,减少公差设计变更,提升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,大幅减少由公差设计不当导致的各类质量性能问题。根据某供应商2018年的大量实际用户调研数据,系统建设成功应用1年左右时间,可以综合提升产品质量7%以上。

(3) 通过前期的数字化虚拟装配仿真分析,可明显提升产品装配效率、一次性装配合格率和装配精度,规避反复修调等低效率高成本的制造行为,缩短生产制造时间,降低研制费用。根据某供应商2018年的大量实际用户调研数据,系统建设成功应用1年左右时间,可以降低整体研制成本10%以上。

以诚智鹏公司的两个客户广西玉柴和建设工业为例。

广西玉柴机器在2014年应用公差分析软件后,到2015年年底节约生产成本在1.5亿左右,在2016年与诚智鹏公司签订二期合作协议,2017年签订长久战略合作协议。

建设工业集团早期由于正向研发能力不足,导致生产过程中存在装配干涉及修错调整等质量性能等问题,增加了企业成本及定型周期,购入软件后,经过培训,工程师很快上手,通过优化,实现了无修磋装配,装配效率提升了50%以上,每年可以为企业节约成本2亿左右。